流氓大鸡吧捅淫洞-国产午夜Av无码鲁丝片-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区-情趣内衣午夜剧场

 |

為你的美好生活服務(wù)

姑蘇雅集:獨立書店:蘇州的別一種嫵媚/薛亦然
2020-12-09
來源:      瀏覽次數(shù):120906     

獨立書店:蘇州的別一種嫵媚

 

薛亦然 劉月

 

薛:劉月,我想去山塘街看一家新開的書店,你有興趣嗎?

劉:好啊,我最喜歡逛書店了。山塘街上的書店我去過好幾家,印象最深的有秦川書店,文匯書店,聚寶堂書店,各有各的特色,各有各的故事,我都蠻喜歡的。

 

薛:這家新開的書店也有自己的特色,當(dāng)然也有很多自己的故事,店主是我的老朋友,作家、老照片收藏家譚金土,書店就是他的老照片收藏館,海量的老照片和新新舊舊的圖書放在一起,很有趣。

劉:我去過譚金土老師的老照片收藏館啊,我還記得莫言專門為他寫的一幅字:兄有上等趣味,弟存下流情懷。哈哈,挺逗的。他的書店叫什么名字?

 

薛:安泰書店,因為書店就開在安泰救火會舊址的樓上,店名就順手拈來了。也蠻好,安逸而泰然,是讀書的好氛圍。

劉:一家書店有個特別的名字挺好,我就特別喜歡慢書房這家書店。

 

薛:哦,你說的是開在蔡匯河頭的那家啊,這是一家讓人印象深刻的書店,包括書店自己的微信公眾號。慢書房里有一種獨屬于蘇州的一份慢和淡定。

劉:慢書房對于書目有著自己的標(biāo)準(zhǔn)和偏好。書房的書架上懸掛著云朵形狀的書簽,有一面是留給文學(xué)的,女性文學(xué)、外國文學(xué)、法國“新小說”、日本文學(xué)……另外還有“民國”、“先鋒”的專柜,民國的書架上,魯迅和沈從文毗鄰而居;“先鋒”卻不是特指上世紀(jì)80年代紅極一時的先鋒小說,陳列的是秦暉、劉瑜、熊培云等人的非虛構(gòu)作品;另外的一角,還有木心、王小波的專柜,書不多,卻是個獨立的角落。

 

薛:一座城市的書店,得有這座城市獨特的思路和味道。慢書房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嘗試:書舍。這是隱在小巷子里的民宿,里面設(shè)有四個以書為主題的房間,附帶一個小小院落。這讓慢書房的文化沙龍活動有了延續(xù)性。來訪的作家、學(xué)者們在書店活動結(jié)束后,一般就在書舍留宿。

劉:哦,我還記得店主在一次訪談里說:“做不成24小時書店,‘書舍’彌補了遺憾。常常在深夜,還有住客在看書,這樣的場景很感人?!?/span>

 

薛:蘇州還有一家很有特色的書店叫老書蟲,這家坐落在烏鵲橋路和十全街路口的書店其實并不是一個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書店,他最大的特色是組織了各種文藝沙龍活動,而且并不限于文學(xué),書畫、攝影、影視等等活動也十分豐富頻繁,偶爾還會有來自國外的大咖現(xiàn)身。例如《辛德勒的名單》的作者,澳大利亞作家托馬斯·基尼等等。

劉:老書蟲我熟悉的,我還是他們微信群的一員,我發(fā)現(xiàn)人們到老書蟲并不是沖著書去的,起碼主要不是沖著書去的。在那里你可以碰到一群對閱讀、文藝、寫作有興趣、但又不止于此的人,是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書店的人文圈子,有一種致命的誘惑力。這個群里有交流切磋,也會打翻一團和氣,各執(zhí)己見,互相不買賬,我特別喜歡這種流動、活潑的群生態(tài),包括這個群的群主、女作家朱文穎。

 

薛:說到作家,蘇州文人似乎對開書店情有獨鐘,比如八十年代青年詩人葉球就開起書店來了,后來越開越大,開在十梓街的新蘇州書城里還有一塊專門做畫廊的空間。詩人陶文瑜也曾經(jīng)在十梓街附一院附近開過一家書店,叫大家書店。那幾年我經(jīng)常跑南京的出版社,回來總是背一大包書扔給他,然后下一盤圍棋回家。他放在店里的一塊棋盤厚實而精致,棋子拍上去聲音清脆悅耳。那棋盤現(xiàn)在還放在蘇州雜志社里呢。

劉:琴棋書畫,棋也是文人的愛物,書更是。對于一個城市來說,書和書店不可缺少。

 

薛:劉月你說得太對了。蘇州的版本學(xué)家江澄波有一個比方很有趣,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眉毛。你想想,一個人的面孔上如果沒有眉毛會是什么樣子?眉毛對于美貌太重要了,弦月眉、臥蠶眉、柳葉眉、劍眉,那都是俊男靚女必備的加分因素。別看書店在城市的經(jīng)濟總量中的比例不值一提,但他往往蘊涵著這個城市的精神氣質(zhì)。

劉:還有人將書店形容為“城市之光”,是一座城市的“光合作用”。我看這樣的比喻絲毫不過分。一座城市的書店,尤其是新華書店系統(tǒng)之外的獨立書店,幾乎是一座城市精神深度和厚度的標(biāo)識。特別是像蘇州這樣一個文心綿延、歷史回聲不絕如縷的文化古城,確實是應(yīng)該有一批富有特色的獨立書店的。

 

薛:說到蘇州與書的關(guān)系,有一句話說得很形象,說蘇州就是一座書堆出來的城市。粗一聽,這話很有些夸張,但仔細想想,十分有道理。我們常說過去的進士、狀元苦讀了多少書才能出將入相,他們的功名是書堆起來的。作為文化傳統(tǒng)如此悠久的古都,蘇州離開了書,離開了書坊、書店,離開了具有深廣根系的圖書市場,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特別是那些富有情懷的獨立書店,往往因為在學(xué)術(shù)類、專業(yè)類書籍方面的品味和風(fēng)格,以及小而精致、溫馨的讀書氛圍,獲得有特殊閱讀需求的讀者的青睞和關(guān)注。

劉:我喜歡到最漂亮的書店鐘書閣里點一杯咖啡,窩在沙發(fā)里讀一本心儀的書,或者寫一點自己的東西,耳邊有不擾人的音樂,那種感覺很享受。仿佛回到了大學(xué)時候圖書館的自修室里,有一點點約束,但心是專注而安寧的。我覺得書店就是書店,是自己書房代替不了的地方。我在喜歡的書店里,可以那樣放松,又那樣重要:我面對著世界,但從未失去自我。

 

薛:書店不光是讀書的地方,還是安頓讀者心靈的場所。獨立書店可以五光十色,最重要的是他得有獨到的人文品性,其意義已經(jīng)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書店了。書店的經(jīng)營體現(xiàn)了書店經(jīng)營者的精神理念和人文素養(yǎng),這樣的書店,規(guī)??赡懿淮?,但是其存在的意義是有明確的讀者群,其精神指向性非常明顯。

劉:是啊,正是在這些書店里,正是某種陳舊和素樸的氣息,讓你不能忽略它。這些小書店散落在各個角落,在陌生人和外來者看來,它們?nèi)諒?fù)一日地寂寞著,但正因為它們的存在,讓本來平庸的生活還保持著一份溫存,仿佛只要它們還在那里,就多了一份希望、一種念想。

 

薛:我們身處一個高度網(wǎng)絡(luò)化的時代,也許并不是一種幸運。我們每天吃飯看手機,睡覺看手機,過馬路看手機……每個人都是被手機、網(wǎng)絡(luò)、信息合謀綁架的一份子,它正在深度地改變我們的社交和生活模式。想要突破這種包圍,到這些具有強烈地緣文化特色的獨立書店去,是一種精彩的選擇。我們說“城市公共文化建設(shè)”也好、“書香社會建設(shè)”也好、“閱讀推廣”也好,到那些書店去也是一種溫馨的落實。

劉:是的,對于一個熱愛閱讀、熱愛書籍的人來說,書店無疑是駱駝的綠洲,他們意味著一方不太大的空間,一盞溫暖的燈火,一個干凈而靜謐的角落。


 Copyright@ 2021- 2026 江蘇吳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  蘇 ICP備11028266號